图书介绍
美的结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绍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00234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的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自序1
第一编 艺术美的本体结构9
形象的三维结构和作家的内在自由9
(一) 以生活与艺术的矛盾为出发点9
(二) 形象的胚胎产生于生活和自我的二维结构11
(三) 情感自由的程度决定创造力的大小;感受力15
大于观察力是作家获得内在自由的首要条件15
(四)失去自我的危机普遍存在;找到自我是艺术19
创造的入门19
(五)获得阐明自我的“黑暗的感觉”的能力23
(六)生活的本质和自我的本质的不平衡和调节26
(七)从二维结构的胚胎形象到三维结构的成熟风格30
审美价值结构及其升值和贬值运动40
(一)“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属于真的范畴而41
不属于美的范畴41
(二)审美价值对科学价值的超越和回归44
(三)从纯科学价值来说,特殊性的递增导致普遍48
性的递减,特殊性递增至无穷大时,普遍48
性递减到零,反之亦然48
(四)情感逻辑既不遵循形式逻辑,也不遵循辩证逻辑52
(五) 审美价值的错位复合结构及其升值和贬值的54
几条规律54
(六) 主观与客观统一于特殊艺术形式的审美规范62
(七) 原生形式和规范形式对内容的不同作用66
(八) 价值方位的错位与艺术形式规范的精确定位,69
在真转化为美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69
(九) 三维结构的特异功能:特殊性的递增不导致74
普遍性的递减,而导致与普遍性的同步递增74
(十) 形式规范的成熟意味着自身的封闭,形式规78
范的瓦解意味着开放和更新78
艺术的本质与本质范畴的多方位多层次结构81
(一) 艺术形象所反映的本质与科学所反映的本质82
的特殊“误差”82
(二) 普遍本质和特殊本质的有限统一88
(三) 个体本质和群体本质的有限统一92
(四) 客体本质和自我本质的有限统一95
第二编 作家的心理结构109
作家的智能结构与非智能结构109
(一) 非智能要素与智能要素的协同作用109
(二) 兴趣和意志在非智能结构中的作用111
(三) 情感和感觉的互相催生115
(四) 智能结构与非智能结构互相制约124
(五) 理性的选择、诱导和规范127
(六) 作家心理素质的后天熏陶128
作家的观察结构132
(一) 通过感官信息超越感官信息132
(二) 通过外在信息透视内在信息134
(三)从寻求人物的心理区别开始138
(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有机结构142
(五)客观性和主观色彩的统一结构152
(六)观察生活和观察自我的有机结构158
作家的感受结构171
(一)被感情所净化的一系列知觉“变异”171
(二)被感情同化和向生活顺应的动态认知结构174
(三)寻找生活特征和寻找自我的开放结构178
(四)生动的感情和明彻的理性的深层结构182
(五)对生活、自我和艺术形式的感受的三维有机结构186
(六)不断更新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艺术的感受191
(一)文学形式审美规范的有机统一原则197
艺术形式结构的多样统一原则197
第三编 艺术形式的审美规范的本体结构197
(二)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趋向律202
(三)形式规范的多样统一结构206
诗的想象结构211
(一)诗的想象和科学的想象211
(二)科学想象追求真;诗歌想象追求美214
(三)诗歌想象的变异与不变的结构218
(四)时空结构的变异228
(五)主体与客体结构的重组232
(六)诗歌想象的变意结构233
(七)诗歌想象的变异的逻辑结构236
(一)五七言诗行是古典诗歌和民歌节奏的基础结构244
我国古典诗歌节奏的动态结构244
(二)双言结构和三言结构的稳定连续是五七言诗245
行节奏的稳定规范245
(三)三言结构和双言结构的灵活交替是我国古典251
诗歌和民歌节奏的开放性结构251
(四)新诗的历史功绩正是冲破了传统节奏有限的260
超稳态结构260
绝句的结构264
(一)肯定语气与非肯定语气264
(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267
(三)纵深结构中的“意”和“境”271
(一)文学是人的感情学280
小说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280
(二)把感情动作化和强化282
(三)拉开心理结构的横向距离284
(四)使情感处于不平衡的有机结构之中290
(五)维戈茨基的“情感逆行”论和局限296
(六)人物情感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复合错位结构298
(七)向人物心灵结构的纵深层次突进302
(八)相对稳定的深层审美规范313
(九)意识流的静态情感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动319
态情感结构319
附录323
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国影响问题323
西方现代派诗歌和中国新诗的命运352
热门推荐
- 2578835.html
- 887438.html
- 1416379.html
- 144692.html
- 3266570.html
- 3131714.html
- 1604128.html
- 325918.html
- 2079891.html
- 2992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2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6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3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0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6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7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0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694.html